這種顏色分布稱為光譜;把光線分離成譜稱為光譜色散。
人眼之所以能看到色譜,是因為這些特定的波長刺激了人眼中的視網膜。 按照光的不同波長*1,色譜的順序安排為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靛藍、紫;在波長較長的區域內的光線看起來就是紅色的,波長最短的區域內的光線看起來就是紫的。 人眼可以看到的光區被稱為可見光區。
如果我們超出可見光區以外向波長更長的一邊移動,則就進入紅外線區;如果我們向波長更短的一邊移動,則進入紫外線區。 這兩個區均不能為人眼所見。
光僅僅是穿越宇宙空間的各種電磁波的一部分。 電磁波頻譜的范圍極寬,波長從幾千公里的電波和無線電波直到波長為10-13m或更短的伽馬(γ)射線。 可見光區僅僅是電磁波頻譜中極小的一部分: 波長為380到780nm*2。 由物體反射的光-在我們看來就是顏色-實際上就是在可見光區域內各種波長的光的混合(人工合成的單色光例外)。